918博天堂大学附属北京918博天堂是市属三级甲等精神专科918博天堂,承担着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等任务。918博天堂创建于1908年。截止2023年底,在岗职工1077人,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0…
查看更多中国父母都有“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”的心愿。但是,如果孩子不努力学习,很多父母会随口说一句这样的话:“不好好学习,你以后就只能掏大粪”。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孩子斗志,但是,是否真的想过这句话会带来什么影响。
我的孩子想自杀
孟先生第四次因为儿子的事情来到咨询室。之前,每次都是因为事情变得很严重,他才不得不向咨询师求助。看着他凝重的表情,这次问题好像更棘手。
他没有过多的寒暄,而是直奔主题,“我的孩子说想自杀,觉得活着没意思。”说着,孟先生叹了一口气。那种职场高管的架势顿时消失了大半,他变成了一个沮丧、挫败的父亲。他接着补充说道:“而且孩子的成绩也不好,班里最后10名。很多事情也听不进家长的意见,动不动就发脾气。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。”说完,他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。
我很好奇,具体发生了什么。孟先生思考片刻,讲起了昨天发生的事情。
因为儿子数学考试成绩太差,所以最近一个月都不能出去玩。昨天下午从辅导班接他回家的路上,孩子说想去游乐场玩一个小时。孟先生觉得最近他的压力也挺大的,也想给他减减压,当时两个人都很开心地达成了一致。
当他在游乐场门口的时候,孟先生就让孩子背诵乘法口诀。但是,他感觉儿子并不是很投入,三心二意的,这时孟先生已经有点不耐烦。儿子终于背完,正准备进去的时候,孟先生说,看你表现不好,只能玩20分钟。儿子明显表现出了不高兴,随口说了一句“真扫兴”。
孟先生当时感觉更生气,没好气地说:“既然你不想去,那我们今天就不去了。走!”说完扭头就离开了。之后,儿子大哭,但是孟先生依旧很坚决地往前走。事后,孟先生也为此很后悔,觉得对孩子的态度太糟糕了。
我为什么没有耐心
我试着理解发生冲突的时候孟先生的内心发生了什么。于是,我鼓励他回到那个场景中,说出他当时的感受和想法。
他的第一反应是没有啥想法。我说,不着急,再想想。过了十几秒,他依然说没有想到什么。
我问他:“我猜肯定不是每次去游乐场你都会发脾气的。那么,在那个节点,是什么推动你,让你有那么大的愤怒?”
终于,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。原来,孟先生最近一段时间一直为孩子的事情操心。儿子除了学习成绩差,还跟同学有争吵,在老师面前撒谎。“我都被老师叫去好多回了,光上个月就三回。”
我立刻问他:“此刻,你现在什么感受?”
他停顿一会儿,说:“很失望,对孩子很失望,而且觉得很丢人。”
“嗯,我能够感受到你的失望,甚至有些无力。自己做了很多,但是孩子好像依然没有按照你的预期做出改变。”我共情道。
孟先生点点头。
我接着问:“那么,你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?”
刚开始,孟先生觉得自己对孩子没什么期待。反而觉得对孩子的要求太宽松了,才导致今天的结果。“总不能没要求,他一直这样不好好学习,以后只能掏大粪!”而这样的话,孟先生也曾经多次跟孩子说过。
我没有做出评价,而是让孟先生具体讲了在和孩子互动时候的一些细节。孟先生反复强调,他一直很看重、尊重孩子的意愿,平等地对待他,培养他的自律性。比如,每次做什么决定,制订学习目标,都是征询孩子的意见;包括每次完成作业,也是尽可能让孩子自我管理。
我好奇地问:“是什么让你那么强调跟孩子相处过程中的平等和自律?”
这让孟先生想到,其背后的原因是自己小时候自律性不强,导致上了初中成绩很糟糕,老师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羞辱他。
我猜测说:“是不是老师说如果成绩不好,以后就要去掏大粪?”
孟先生很诧异地看着我说:“你怎么知道的?”
我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问:“你当时听完是什么感受?”
孟先生眼睛有些红肿,他憋着眼泪,清了清嗓子说:“很难受,很丢人。简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,感觉自己一无是处,这辈子难道就完了吗?”
我一边点头,一边说:“是啊,我想你的孩子也会有类似的感觉。”
孟先生很后悔:“哎,我怎么这么没有耐心。以为是好心,反而伤害了我的孩子。”
找对方向,比努力奔跑更有意义
在接下来的交谈中,孟先生逐渐意识到,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于培养孩子的理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孟先生说:“那个时候还不是那么明确自律性的意义,但是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。”后来,上了大学,尤其参加工作之后,越来越意识到自律的意义。孟先生总结说:“我今天拥有的一切,都是因为我的自律。我的父母都是农民,小时候只是让我干农活,根本不重视我的学习,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走我的弯路。”
聊到这里,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对孩子采取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。
我引导孟先生想象,假如在他小时候,用这种成年人的方式跟他交流,他会有什么反应?
刚开始,孟先生会觉得很好,觉得这是对他的关心。
我继续完善想象的细节:如果在你上一年级时,父母对你像成年人一样的交流,让你列学习目标和计划,让你一个人毫不分心地完成作业,让你一个月不出去玩,你会有什么反应?
孟先生笑着说:“我肯定做不到,我小时候就是整天知道玩。”
“是啊,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或者有能力做到?”说完,我等待着他的回应。
他不好意思地笑了,原来是自己太着急。
我肯定了他对孩子的爱和关心,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的弯路。但是,他把一个大脑和心智都远不成熟的7岁孩子当成了一个成年人对待,这是根本不现实的。孩子根本没有足够的理解、表达和自律能力。所以,很大程度上是孟先生自己的一厢情愿。
所以,这种错位的理解与期待恰恰是导致教育效果不好、孩子有挫败感,以及父母感觉到困惑、不满的核心因素。孟先生立刻领悟到,需要真正适合孩子的发育阶段、性格特点的教育方法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到孩子。
当父母对孩子失望和困惑的时候,也许不是因为我们做的不够多或者不够好,有可能是我们没有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,没有给出适合孩子的养育方式。
找对方向,比努力奔跑更有意义。
上一篇: 孩子的问题,还是父母的问题?
下一篇: 患了抑郁症该如何正确服药?